理想汽车,压力山大

理想汽车,压力山大

作者肖漫

头图:视觉中国

尽管账上有千亿的现金,但理想还没有迎来躺着数钱的时刻。

理想今年的销量目标是70万辆,较去年增加了20万辆,这是基于规划的新车型理想i8和理想i6的发布,预计在下半年问世。这些新车型的到来将会为销量带来新的增长点。然而,销量的重担仍然落在L系列上。令人关切的是,L系列的销量疲势已经明显,近4个月都未能突破月销4万辆的瓶颈,远远落后于去年下半年的表现。

一季度承压明显,进入四月,理想逐渐放开脚步。先是在上海车展上发布MEGA家庭版车型,并在5月8日发布了L系列的智能焕新版, 即2025款的L系列。

理想的打法是“加量不加价”,除了全系升级智能辅助驾驶硬件,L7/8 系列全系标配魔毯双腔空悬系统,新增 52.3kWh 大电池,充分发挥其长途行驶的优势。L9 则是锦上添花,使用了双枪双阀魔毯空气悬架和十八点热石按摩等高级配置,提供更加舒适的驾驶体验。

理想的刀法落得极其精准,增配的明显目的是为了保量。理想手上的牌仅剩理想i8和理想i6,接下来的战役,理想思考着如何布局。

理想L系列,尚能战否?这支曾经的中国汽车之王,是否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

理想的第一道难关,是要守住增程车型的基本盘。

自今年以来,理想L系列车型的销量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然而,L6系列车型的销量却逆势回升,回到了去年刚上市的水平,而L7系列车型的单月销量也都在一万以下。

车主之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消费者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根据最新的数据,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超过了200万辆,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20%。

理想L系列增程产品的竞争力正逐渐受挫,2024年四季度的增程市占率呈下滑趋势,相比同期降低了2.1%,从而表明行业插混总销量中的理想增程销量下降幅度为2.1%。

理想的对手正在积极扩展。近期,华为等其他车企已经充分“借鉴学习”理想,发展出多样化的产品线,力图挤压理想的竞争优势,今年的竞争态势将进一步升级和复杂化。

根据不完全统计,这年有超过10款中大型SUV新车上市,包括问界M8、领克900、深蓝S9、乐道L90、小鹏G7、小米YU7、零跑D系列SUV和智己全尺寸SUV等其中,不少产品与理想L系列在不同价格层面展开激烈竞争。

过去,华为问界的精准狙击已经让理想吃到了苦头,问界M9已经取代想L9成为国产车型中销量最好的40万以上的高端SUV。尽管想L7/8/9受到不同程度的份额侵蚀,但去年理想凭借理想L6一款车拉动了增量。据理想产品线总裁刘杰透露,理想L6的销量已经接近理想L系列的1/2。

问界进攻还在升级,4月上市的问界M8来势汹汹,截至2025年4月29日,问界M8累计大定订单量突破7万台,这款产品介于问界M7(售价24.98万-32.98万)和问界M9(起售价46.98万)之间,主要填补问界35万-45万的价格真空区,进一步贴近理想L8/L9。

问界的贴身肉搏之外,“平价理想”车型也在不断增加,自下而上地逐渐啃食家庭用车的市场份额。零跑过去一年凭借“半价理想”的定位已经冲到新势力车企销冠位置,这种模式正在被快速复制。

领克900、深蓝S9、乐道L90等车型瞄准了大六座家庭用车市场,冰箱、彩电和大沙发已经成为了常见的配置,更是强调了前备舱、可移动的中岛台和可旋转的座椅等亮点配置,产品力不断增加,而价格大都是在理想L8、L9之下。

李想深知L系列的困境,其近期在访谈中曾提到:“到了2025年,李想预测至少有5个以上的企业将会因为理想L9的成功,尝试开发和生产跟L9相同的产品。”

“家庭定位+增程路线”的策略正在被竞争对手快速模仿,在产品力趋于相似的趋势下,精准的爆款策略面临的阻力日益加大,于是理想选择了智能化作为形成竞争差异的关键一步。

靠智驾,理想的激情还无法掀开桌面。

在理想汽车L系列焕新发布会的前一天,理想汽车首先举办了AI TALK活动,李想本人亲自出镜,详细解读了理想汽车的智驾能力的理解和进化,这个活动旨在为L系列智能焕新发布会的造势和定调做好铺垫。

L系列智驾焕新版车型的最大升级在于智能辅助驾驶,AD Max车型将从英伟达的双Orin-X芯片升级到最新的单Thor-U芯片,这款Thor-U芯片是英伟达最新的智驾芯片,具有更加出色的性能和智能驾驶能力。此外,L系列智驾焕新版车型还全系采用了体积更小的全新激光雷达,提高了车辆的智能化和安全性。

硬件升级的背后是为了支撑软件迈入VLA阶段(视觉语言行动模型)。用李想的话说,VLA是一个「司机」大模型,像人类的司机一样去工作的一个模型。

从“端到端+VLM(视觉语言模型)”到VLA,李想认为,这标志着哺乳动物智能的跨越式发展,迈向人类智能的新阶段。这种智能能够像人类一样,通过三维视觉和二维组合,真实地观察和理解物理世界,并具备自己的语言和思维链系统,拥有推理能力,可以执行一些复杂的动作,就像人类一样。

从规则算法到端到端+VLM再到VLA,理想智能辅助驾驶已经经历了三级跳,而理想再次果断进行技术架构切换,旨在将VLA打造成一个竞争壁垒,在技术和体验上与其他厂商拉开差距。李想指出,许多企业在做端到端智能驾驶时都很吃力,因为在规则算法阶段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李想指出,VLA不是简单地将端到端模型和VLM模型结合在一起,而是需要全新设计的所有模块,具备基座模型、数据理解、预训练能力、后训练能力、强化学习和世界模型仿真等体系化能力。比拼的是技术积累、组织协同和长期投入,这些因素决定了其他车企无法一步到位迈向VLA。

尽管市场上智驾风向正在发生转变,理想并不担心近期的一些意外事件和智驾监管的收紧让外界对智驾失去了信心,李想认为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即使眼下的环境复杂,仍然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智驾将会迎来新的曙光。

“在中国,消费者对高级辅助驾驶和辅助驾驶的认知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今天,我们并不是要介绍这些技术,而是要教大家如何更好地使用它们,以此提高驾驶安全和体验。因此,我们不担心政策的影响会对选择带有高级辅助驾驶能力的汽车产生影响。”刘杰说道。

麦肯锡报告的观点与之高度相符——麦肯锡指出,中国消费者将会明确地需求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即在20万元以上的智能电动汽车中,包括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等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将逐渐演变为消费者不可抗拒的“必含项”。

新一代辅助驾驶方案VLA将在今年下半年量产上车,智驾功能的升级将成为L系列“守江山”的重要战略武器。

“短期来看,量应该能保住,但还需要观察这些技术在下半年是否能够落实落地。”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向笔者表示,这将成为L系列的销量能否推高30%以上的关键,因为从现阶段的智驾体验来看,理想尚未占据明显的领先位置。

冲刺70万,理想压力不小。

理想的另一手牌是纯电车型理想 i8 和理想 i6,这两款延迟了一年的纯电产品将成为理想今年的最大变量。

即便理想汽车经过了一年的回炉重造和基础设施建设,铺设了2271座理想超充站、12358根理想超充桩(截至2025年5月4日),但内部对纯电销量的预期却不太乐观。

据一见Auto报道,理想集团对两款纯电车型销量预期持保守态度,预计理想i8和理想i6的销量将分别达到5万辆,总的纯电销量预期为6万辆。但是,理想集团对供应链的纯电销量预期则显示出更加乐观的态度,预计纯电销量将高出销售总量20%,至少达到14万辆。

在中国汽车市场中,高端纯电车型的价格达到30万元以上,难以出現爆炸式的销量,而20-30万元纯电车型的竞争则异常激烈。除了特斯拉外,中国汽车市场迄今还没有出现过高端纯电SUV的爆款车型——Model Y的平均月销量为4万辆(2024年共销售48.23万辆),紧随其后的是蔚来ES6,2024年月均销量约6200辆左右。

特斯拉之外的市场空白可能成为理想的机会所在,但在此之前,理想需要回答:为什么要选择理想纯电,而不是理想增程?

理想已经在纯电车型的尝试中经历过失败,这种不确定性让理想难以将所有筹码押注在纯电产品上。因此,理想正在寻求通过渠道变革、扩充海外市场等方式寻求新的增量机会。例如,销售门店方面计划加强对四线、五线城市的覆盖,扩大海外市场的布局,增加投入在中亚、亚太、拉美、中东、欧洲等地区,以期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是理想出海元年,但海外市场环境复杂,充满挑战性,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政策法规、市场需求、消费习惯、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理想汽车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逐步适应和开拓这些市场,短期内要看到显著的销量增长较为困难。

国内市场仍然是理想的主要市场,但面对日益增多的竞争对手围攻L系列,以及二战纯电的不确定性,理想今年上量之路将非常难走。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条评论

评论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 2025 www.trjyy.com  E-Mail:[email protected]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