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凭着“小包总”这个角色意气风发,火遍全国的演员杨烁,因为与刘涛的绯闻和顶风违反“限薪令”,从事业巅峰跌落谷底。
如今多年过去,他的处境如何?他的生命中曾经的激荡和挣扎,如今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他曾经的梦想和期盼,如今已经实现了。他的人生道路,如今已经走完了一大半,他的未来已经展开了新的篇章。
“‘小包总’爆红”
2016年,《欢乐颂》播出前,杨烁在演艺圈已经沉潜十多年。他演绎过抗战剧中的硬汉角色,也尝试过都市剧中的配角,却始终未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直到“小包总”这个角色出现,剧中的他带着成熟男人的魅力与刘涛饰演的“安迪”展开默契的互动,一句台词、一个眼神都变成了观众热议的焦点。
这部剧让杨烁彻底“出圈”,他的演出获得了广泛关注。「小包总」的“叔感”不仅打开了“叔圈”赛道,更让他的名字频繁出现在热搜上。
《欢乐颂 2》的首映礼上,他与刘涛的互动更是被网友扒出“糖点”:两人背后拥抱时十指紧扣,彼此低语的耳畔交流,让台下粉丝直呼“太甜了”。
戏外,杨烁也常常率先在刘涛的社交平台下留言,这种“高频互动”让不少人猜测“他们是否是一对真正的恋人”。
然而,刘涛毕竟已经结婚,因此这种做法也引发了争议。在一组路透照中,杨烁在拍摄间隙对刘涛展现亲昵举动,甚至有一些镜头捕捉到他试图靠近亲吻,刘涛及时避开了这种行为。
消息一出,“杨烁刘涛绯闻”轻而易举地登上热搜榜。面对不断涌现的质疑,两人团队仓促地否认,称“只是好友和合作伙伴”,然而舆论的风潮仍然给他们的形象带来了影响,有些人认为“杨烁越界”,而另一些人则吐槽“过度消费 CP”。
当时的杨烁尚未意识到这场绯闻将会演变成他形象争议的开始。
凭借「小包总」的热度,他接到了更多资源:综艺邀约不断,如潮水般涌来,影视剧本也从配角的角度升级为主演的角色。他本可以借着这股势头稳固地位,然而却在风头正劲之际选择了新的挑战。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另一个事件却彻底打乱了事业节奏。
事业遇冷,贪婪的念头引发的连锁反应。
2018年,广播电视局发布了“限薪令”,明确规定影视作品中演员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的70%。
这一规定旨在规范行业乱象,不少演员和剧组都迅速调整片酬方案,但杨烁却成了“出头鸟”。
早在《限薪令》发布前三个月,杨烁就与《异乡人》剧组签订了合同,扮演男主角“路洋”,约定片酬金额较为慷慨,约在八千多万元。
「限薪令」出台后,剧组主动与杨烁协商调整片酬,以符合新规定。然而,杨烁却以「合同已签」为由拒绝让步,并以「罢工」相要挟,导致剧组拍摄工作停滞。
事情曝光后,央视直接点名批评杨烁,曝光了他的片酬,强调“演员应遵守行业规则”,严肃地 Reminder 了他对行业的责任。
尽管杨烁委托律师发布声明,称“罢工传闻不实”,然而,这“顶风作案”,“贪婪”的标签仍然牢牢地贴在了他身上。
网友纷纷嘲讽“赚这么多还不知足”,业内也开始对他敬而远之,原本谈好的资源被替换,待播剧也延迟上线,他的事业瞬间陷入低谷。
为了挽回形象,杨烁尝试过多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带妻子上综艺节目,以尝试通过“好丈夫”的人设来赢得粉丝的好感。但是,这种尝试最终因他疑似出轨的争议引发了激烈的反响,出轨对象还是某个网红,这导致了杨烁的形象再次受到质疑。
后来,他又转型直播带货,却因口误将普通衬衫说成“纯金材质”,被吐槽“不专业”,直播间营业额惨淡。
一系列操作下来,不仅未能挽回口碑,反而让更多人感到他急功近利。
直到 2025 年,杨烁才凭借《以法之名》中的配角重新回到观众视野。
剧中的他演技依旧在线,但却失去了当年的关注度,接着,他又出演了《生命树》,同样扮演着配角的角色。
有媒体报道,如今,他的接戏不再挑主角与否,片酬也回归到行业正常水平,让人感叹不已。
如果当时的杨烁就如此自觉,他现在的境遇,会不会不一样?他的选择和决策是否会因为自觉而变得更加明智和果断?他的成长和发展是否会因为自觉而变得更加快速和不确定?
当年,刘涛的绯闻让他初尝形象争议的代价,而他顶风违反规则,彻底打乱了他的事业节奏。
如今的他,虽然仍然能够在演艺圈保持一定的影响力,却早已失去了当年的夺目风光。
杨烁的遗憾在于,握着好牌却没有放到最佳局面,拥有演技和辨识度的优势,却因一时的贪心和不当处理,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
经过这些挫折的洗礼,他或许能更清醒地看待行业与自己,重新定义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对规则的敬畏、对形象的珍惜,是哪一个行业都要遵守的,也是走得长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