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关税冲击波,经销商:芯片一天一个价
图虫创意
作者郭美婷
编辑 林铭铭
“中央处理器的价格如同云消云起,一天一个价格。”4月18日,广州某电脑城内,一名经销商一边低语着,一边注视着手机屏幕滚动的信息,细心地报价给顾客,商场广播里不断重复着“欢迎广交会客商光临……”
同一天,英伟达(NVDA.O)CEO黄仁勋突然赶到上海,与上海市市长龚正进行会面。这一举动紧接了他昨天的北京之行,黄仁勋曾应邀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举行会谈。直到4月19日,黄仁勋才结束了这次中国之行的访问。
这趟行程中,黄仁勋罕见地以西装亮相,卸下了皮夹克。他此举的背景,是美国半个多月前加征关税政策的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都受到冲击,连著名的AI芯片霸主英伟达也不例外。
当地时间4月15日,英伟达宣布,公司最近收到美国政府的通知,称需要获得许可证来出口H20芯片和达到H20内存带宽、互连带宽等的芯片到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公司预计,第一季度的业绩中,相关的库存、采购承诺及准备金费用将高达约55亿美元。
美国的“关税大棒”将对整个半导体产业链造成什么影响?没人能在此时给出确切答案。有行业内人士告诉时代财经,目前这个问题还存在变量,“很有可能今天回答了,过几天又有新的变化出现”,这使得各方都感到困惑和不确定。
然而,可以看到的趋势是,半导体领域国产化进程正在加速,DeepSeek的催化作用下,许多本土芯片和大模型厂商开始紧密合作,共同打造适合本土芯片的软件生态。
在不确定性中前进
关税冲击为近期的半导体行业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
“近期行情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浮动,但(价格)也不会上涨太多。”广州电脑城内一位经验丰富的档口老板向时代财经表示,目前他手中掌握的芯片货源仍然充足,但是他仍然建议有意愿购买热门品类芯片的顾客尽早下单,“谁知道将来会不会继续上涨?”
报价时,他不停地翻看着手机,反复确认价格的准确性,强调这个价格只是当天的特殊优惠,可能会因市场变化而调整,但也不会高出太多。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另一家经营电脑组装的商铺内。「美国加征关税到来之前会变得更加便宜一點。」该店老板说,以整机组装为例,现在的价格大约要比之前贵几百块,不算太多,只是显卡最近一直在涨价。
“技嘉4060 8G显卡,价格从2100多块钱的年头不断上涨,已经涨到2500多块钱。”
在二手平台上,有不少人挂出了英伟达H20模组/整机售卖。时代财经了解到,41G版本的H20整机售价为120万元,搭载8张H20的服务器价格为148万。其中,一位卖家表明,他们一直保持着这个价格,没有涨价。另外,不少卖家声称自己手中持有的是现货,可以随时自提。
图源:截图自二手平台
此前,有媒体报道,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热门芯片,如CPU和GPU等,已经被暂停报价和交易的现象,还出现了渠道囤货的迹象。
Omdia半导体研究总监何晖也指出,近期市场趁着热度有一波炒作现象,部分人士认为,AMD、英特尔等CPU产品来自美国,后续会面临缺货风险或关税上调的压力。
然而,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了通知,建议将“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
“半导体芯片产业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何晖表示,虽然高通、英特尔、AMD、英伟达等知名半导体企业为美国公司,但这些公司在高端芯片设计环节中拥有主要的控制权。设计完成后,他们将芯片制造委托给晶圆代工厂,随后进行封装测试,最终交付给客户。
何晖认为,过去多年,亚太地区已经发展成为半导体生产的核心区域。美国公司的大部分晶圆生产主要依赖于中国(主要是大陆和台湾)、韩国或日本的晶圆厂,而芯片的封装测试环节则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因此,当以晶圆原产地来界定芯片原产国时,这一轮绝大多数公司是可以规避加征关税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跷跷板效应’,”华芯金通半导体产业研究院院长吴全向时代财经解释道,原本半导体供应链就存在不足够顺畅的缺陷,美国方面只要政策没有松动相关企业就会面临众多限制和考验,从而导致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无论是供货时间还是货源都存在不确定性。
在吴全的观点中,囤货的出现不仅仅是对供应中断的担忧,还更可能是供货周期的改变引起的。原本可能在十天或一个月内完成交付的货物,现在可能需要延长至两个月甚至三个月。
黄仁勋盼继续合作。
也许多数芯片可通过晶圆原产地来规避关税风险,但英伟达的芯片似乎没有这样的好运气,美国一直在收紧其AI芯片的出口管制。
自2022年起,英伟达旗下的先进AI芯片GPU产品,包括A100与H100、A800与H800,已被美国列入出口管制清单。H20是英伟达为了满足美国出口管制的性能红线而开发的降低性能配置的芯片。
今年2月,在英伟达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黄仁勋曾表示,预计中国业务在2026财年第一财季的营收占比将与2025财年第四财季和之前保持基本相似,相比之前的季度,约为出口管制前的一半左右,但仍然维持在一定水平。
当时,由于DeepSeek的极具影响力,市场对低成本人工智能模型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财联社曾援引路透社报道称,中国企业正在大幅增加英伟达H20人工智能芯片的订单。
在英伟达披露H20芯片被通知限购一天后,4月17日,黄仁勋应中国贸促会的邀请来到中国。
请提供要润色段落的内容,我将对其进行语言润色。
根据央视新闻,黄仁勋在与任鸿斌的会谈中表示,中国是英伟达(NVIDIA)非常重要的市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
根据央视财经,美国政府对英伟达对华出口H20芯片的决定,黄仁勋表示,美国政府加强芯片出口管制已经对英伟达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在中国市场深耕三十载的企业,英伟达与中国市场共成长、共成就。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具规模的消费市场之一,还拥有蓬勃发展的产业生态和领先的软件实力,更是他们持续创新的重要动力。英伟达将继续不遗余力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
上海是黄仁勋的第二站,英伟达在这里设立了研发中心。在与龚正会面时,黄仁勋强调中国市场对英伟达的重要性,不仅因为其庞大的规模,更由于这里拥有一流的客户群体和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他还表示,英伟达遵守各国法律,同时也坚持对中国市场的承诺,致力于以最优的方式为中国市场提供服务。
48小时后,黄仁勋结束了中国之行,留下一丝疑虑。尚无人知晓此行将对英伟达的未来发展产生何种影响,但作为全球AI芯片的焦点,黄仁勋只能做好多手准备。
美国那一头,英伟达宣布于4月14日,正在与多家供应商合作,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AI超级计算机的制造业务内化到美国。英伟达预计,在未来四年内,美国的生产将达到5000亿美元,预计将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为美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来看,机构仍认为英伟达或因美国政府出口新规受到较大影响。4月17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就下调了英伟达的营收预期,理由是担心美国对中国的最新芯片出口限制对英伟达的影响,将比预期的“更具破坏性”。大摩分析师表示,受此影响,他们预计未来几个季度,英伟达的数据中心收入将下降8%至9%。
国产芯片崛起:中国科技巨头的新挑战
英伟达的H20芯片被限购,对于国内AI企业而言,可能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H20芯片作为英伟达最新的AI加速器,拥有出色的计算性能和能效比,在国内AI产业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限购可能会导致国内AI企业缺乏足够的芯片资源,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研发活动,甚至可能会导致部分项目的中断或推迟。
一位大型模型厂商代表向时代财经透露,H20的推理速度不及预期,并未达到与H100相似的理想效果。因此,对于大型模型领域的主要公司来说,如今完全使用国产芯片,模型也能够顺利运转。
“起初,在国产芯片性能较低时,我们便进行了简单的适配,并实现了基本的运行。随后,我们通过了深入的算子层面适配,性能的提高达到了翻倍的效果。”上述大模型厂商人士表示。然而,他也坦言,这样的适配开发工作对小企业来说,确实是一种较大的投入。
大模型厂商人士补充道,公司早已构建了用于大模型的算力集群,拥有稳定的技术基础。由于老旧机型的CPU可能会出现故障,他们继续采取小批量采购各类器件的策略,以确保集群的稳定运行和可靠性。同时,他们积极推崇国产算力芯片,如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并围绕这些芯片构建大规模集群,以提高算力成本的竞争力。即便在加征关税的情况下,公司依然能够维持较低的算力成本。
吴全表示,算力架构是由软件和硬件共同构成的紧密结合体。从硬件角度看,H20的能力被大幅“阉割”,然而英伟达H20联合CUDA平台的综合性能仍然具有明显的优势,较国内同类产品有所不同。因此,国内芯片企业也需要对软件层面的开发给予同等于硬件的重视和关注。
图源:图虫创意
近年来,随着国内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强,国产芯片产业也在激速崛起。
“DeepSeek 通过算法优化降低了对用户AI算力的需求,但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用户使用大模型的门槛,创造出更多的新增市场机会。”数据调研机构IDC表示,通过适配DeepSeek,中国本土芯片在软件生态领域实现了突破,逐步完善软件生态。这为本土芯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促进了本土芯片厂商的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打破了国产芯片生态建设的僵局。许多本土芯片厂商开始围绕DeepSeek开展合作,共同打造适配本土芯片的软件栈、工具链等生态组件。
近日,华为云推出了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并宣布已在芜湖数据中心规模上线。华为云还对昇腾AI云服务进行了持续的优化,目前其已全面适配包含DeepSeek在内的160多个第三方大模型。
寒武纪(688256.SH)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寒武纪在本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1亿元,同比增长了4230.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5亿元,上年同期则为亏损2.27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的转折。
“CUDA生态经营的时间比较长,国内的生态也不断在推进,但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上述大模型厂商人士表示,无需过度神化英伟达,也不用过度焦虑。
“目前,我们接触的一些客户,尤其是头部客户,他们都愿意尝试适配和使用多种国产芯片,陪伴我们,也陪伴整个国产芯片生态一起成长。”他表示。